打卡鐘、打卡機、線上打卡系統優缺點有哪些?4種打卡方式比較一次看
2023/06/05
HR大小事

打卡鐘、生物辨識打卡機、線上APP打卡系統

優缺點有哪些?4種打卡方式比較一次看


打卡記錄出勤時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打卡鐘等常見打卡優缺點打卡方式優缺點比較表 ‍更好用、更簡單的人資軟體更多人資必讀懶人包
員工的出勤紀錄一向是勞動檢查的必要項目,因此「打卡」成為了每間企業的員工的權利也是義務。

不過打卡的方式這麼多,從傳統的插卡式打卡鐘、生物(指紋)辨識,到近期越來越普遍的APP打卡,要怎麼評估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公司呢?


為什麼打卡出勤的紀錄很重要?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在 2020 年 1 月 1 日《勞動事件法》上路後,根據第 38 條規定:

出勤紀錄內記載之勞工出勤時間,推定勞工於該時間內經雇主同意而執行職務。


‍且

《勞動基準法》第 30 條規定,勞工每天的「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8 小時,每週不得超過 40 小時。

要符合以下 4 個條件,才是合格的出勤紀錄:

  1. 出勤紀錄應「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至「分鐘」為止
  2. 勞工向雇主申請其出勤紀錄副本或影本時,雇主不得拒絕
  3. 工時需要「每天」記錄
  4. 雇主有義務保存五年出勤紀錄

千萬別忘了出勤紀錄要保存5年哦!(攝影師:Nothing Ahead


另外,因為疫情的而被迫實施居家辦公、遠距工作的企業在疫情漸緩之後也持續維持部分遠距的工作方式。使

員工沒有進辦公室,依然可以紀錄他的出勤!除了遠距工作之外,跑外勤、異地出差也一樣可以進打卡。

那這樣要怎麼紀錄出勤才不會違法,而且最有效率呢?

常見打卡方式和優缺點


因為員工出勤紀錄非常重要,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的 4 種打卡方式各有哪些優缺點吧!


傳統紙卡打卡鐘:代打卡無法避免,紙張損毀很常見


一台公司共同使用打卡鐘,再加上一疊從文具店買來的打卡紙卡,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傳產、中小企業使用的打卡系統。優點是機器的價格不貴,也不用花太多時間教員工如何操作,不過,除了會有「代打卡」的狀況發生之外,後續打卡鐘的故障維修,以及需要持續購買出勤卡紙的尺寸大小、卡鐘墨水的色帶等耗材的費用,以及每個月統計及核對出勤紀錄的人力成本都是隱藏在細節中的魔鬼!瑣碎又麻煩。

因為以人工管理出勤紀錄和計算對應薪資,不只費時也容易出錯,遇到大規模的公司更是難上加難。硬要選,也建議盡量選擇能夠透過USB / SD卡自動儲存打卡紀錄的機型。

‍更

重要的一點,因為大多數的打卡鐘都是以月為單位計算,遇到公司每個月薪資結算、發放日會跨月份的話,就有可能會提高作業上的成本,因此如果評估後選擇用傳統打卡鐘,須留意該機型是否能夠自由設定起始日,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產生。



卡片感應式打卡鐘:維護共同設備之外,還要注意卡片保管


感應式打卡鐘是不少具備系統化管理概念的企業常使用的打卡方式。透過內建感應NFC晶片的卡片作為員工識別證,常見有直接將員工常用的悠遊卡、一卡通等交通卡甚至是信用卡作為感應卡。在指定裝置感應的同時紀錄當下時間,以此作為出缺勤紀錄,並且將資料儲存在系統裡頭,每個月要結算薪資時也就比傳統卡鐘方便許多。



通常,如果使用的卡片同時也是門禁卡,就會比較不容易出現代打卡的狀況,畢竟如果員工把卡片交給別人代打卡,他自己進出公司也麻煩;但是如果是單純用來打卡的話,代打卡、忘記打卡,甚至是忘記帶卡片等情形仍然會發生。而且因為需要透過實體機台打卡,如果要整合外勤、出差、遠距工作時的出勤紀錄的話,要結算薪資時還是會有點麻煩。



另外,除了機器本身就比較昂貴之外,假設是統一都由公司配發的 IC 卡來打卡的話,每張的成本比傳統卡紙來的高,如果是屬於兼職人員多、或是流動率較高的公司就不太適合使用感應式打卡鐘。


內建感應晶片的員工識別證(攝影師:

Sean P. Twomey


指紋 / 人臉辨識打卡機:最不怕代打卡


指紋辨識打卡、人臉辨識打卡系統也非常多公司使用,優點是除了絕對不可能有代打卡發生之外,也跟卡片感應一樣,打卡記錄會直接儲存在系統後台,整合系統後讓後續會計、財務人員在結算薪資,或是處理其他人資資料比較方便。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生物辨識打卡的機台費用也還算平價,主要的成本會在系統建置上面,這會是需要評估的一個重點。

另外,生物辨識打卡系統免不了的會產生個資,或是辨識速度不夠快、員工指紋淺常常辨識失敗...等問題,如果剛好只差幾秒鐘就遲到,員工們可能也會因此產生一些反彈,以及所有實體打卡機都會遇到的狀況:難以整合外勤、出差、遠距工作的出勤紀錄。如果真的要使用生物辨識打卡機,而且公司規模不算小的話,建議多花一些預算安裝至少一台以上的打卡機,不然上下班時間一堆人在門口排隊打卡也是挺麻煩的~


APP / 網頁 / LINE 線上打卡:最有效率、適合遠距&出差外勤


相較於實體打卡鐘、打卡機,現在有越來約多企業,尤其是新創、外商公司開始導入雲端人資系統,而大部分的雲端系統都會配備「手機打卡」這個功能,也提供包含 GPS、IP、Wifi 或藍芽等定位方式,以防有漏洞可以鑽。



雲端打卡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安裝任何硬體設備,手機就是員工的打卡機,不論是遠距辦公還是外勤、異地出差,只要有網路,紀錄出勤都非常方便,而且所有資料都會儲存在雲端伺服器,並且與其他功能相互串連,換句話說就是薪資結算的時候,雲端打卡又比其他類型的打卡機來得更快、更有效率!

若公司時常有員工需要外勤、出差,推薦使用不受地點限制的APP打卡系統!(攝影師:Ketut Subiyanto

員工的出勤卡紙、感應卡片可能會弄丟、遺失或忘記帶,不過現代人很少會有忘記帶手機的,而且反應速度也生物辨識打卡機更快。再加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手機,就不會有上下班所有人擠在打卡機前面的狀況。



不過,也因為所有資料都是透過雲端傳送和儲存,如果當下網路環境不好就會導致打卡失敗;另一個明顯的缺點是,如果員工平均年紀較大,對手機操作不熟悉的話,導入線上打卡系統後的教學成本就會比其他方式來的高。


4大打卡方式優缺點比較表

平均費用
  1. 傳統卡鐘:1,500元 - 2,000元
  2. 色帶:100元 - 150元
  3. 打卡紙:0.6元 - 0.8元 / 張
  1. 電子卡鐘:3,600元 - 4,200元
  2. 感應卡:60元 / 張
生物辨識打卡機:1,400元 - 4,500元雲端打卡通常為訂閱制,每人每月30 - 50元
優點
  1. 操作和設置方式簡單,不用導入系統就能使用
  2. 費用相對便宜
  3. 難以破解
  1. 通常感應卡同時也是門禁卡,員工不容易忘記打卡
  2. 出勤紀錄即時傳送系統後台
  3. 難以破解
  1. 可防止代打卡
  2. 以人臉 / 指紋作為門禁辨識方式也不容易忘記打卡
  3. 出勤紀錄即時傳送系統後台
  4. 難以破解
  1. 可防止代打卡
  2. 通常可選擇是否啟用定位
  3. 外勤或遠端工作也能打卡
  4. 出勤紀錄即時傳送系統後台
  5. 費用便宜
缺點
  1. 員工忘記打卡
  2. 打到別人卡片
  3. 可能會發生代打卡
  4. 人工統計出勤紀錄
  5. 機器耗損、耗材費用
  6. 出差或遠距辦公出勤紀錄不易
  7. 需安裝實體設備
  1. 機器價格較高
  2. 可能會發生代打卡
  3. 機器耗損和維修
  4. 出差或遠距辦公出勤紀錄不易
  5. 需安裝實體設備
  1. 指紋或人臉辨識若不敏銳會延誤員工打卡時間
  2. 有個資法疑慮
  3. 出差或遠距辦公出勤紀錄不易
  4. 需安裝實體設備
  1. 員工忘記打卡
  2. 需要有網路才能打卡
  3. 若員工不熟悉3C產品需要比較多操作教學時間
適合誰員工人數不多、員工年紀較大的公司中大規模、自有工廠 / 辦公室的公司中大規模、自有工廠 / 辦公室的公司
  1. 希望雲端數位化提升效率的公司
  2. 員工常跑外勤、出差的公司
  3. 可遠距工作的公司

更好用、更簡單的人資軟體


還在靠打卡鐘紀錄公司員工工時嗎?還在花大筆大筆的費用購買門禁系統,再將資料匯入ERP系統嗎?趕快捨棄這種傳統的方式,是時候用更聰明的工具【行動打卡鐘國際版】APP

管理公司員工出勤了!